“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这句名言广为流传,轻松幽默的同时,也证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火锅的热爱。
为了在家里也能吃上火锅,各式各样的火锅底料横空出世,火锅底料常年畅销,但频频爆发的火锅食品安全确让消费者担忧。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群众的身体健康。今天带您了解火锅底料质量检测,火锅底料检测项目及标准解答。
检测范围
火锅底料的分类
按包装形式分:
混合式火锅底料、分体式火锅底料
按产品外观分:
固体火锅底料、半固体火锅底料
检测项目
理化项目:
水分、柠檬黄、日落黄、苯甲酸、山梨酸、胭脂红、诱惑红、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总糖、总酸等
微生物: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霉菌与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重金属:
铅、镉、汞、铬、砷等
农药残留:
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500余种测试。
检验规则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逐批进行,其检验项目为感官、水分、食盐、酸价、过氧化值及净含量。
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时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鉴定;当原料、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停产半年恢复生产;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国家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型式检验为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检测标准
DBJ 440100/T 32 固态调味品卫生规范
DBJ 440100/T 33 半固态(酱)调味品卫生规范
NYT 900 绿色食品 发酵调味品
CAC/GL 66 调味品使用准则
SB/T 10298 调味品名词术语 酱油
DBJ 440100/T 32 固态调味品卫生规范
GB 10133 水产调味品卫生标准
GB/T 4789.2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调味品检验
GB/T 12729.11 香辛料和调味品 冷水可溶性抽提物的测定
GB/T 12729.13 香辛料和调味品 污物的测定
DBS50/ 022-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火锅底料
DBS51/ 001-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火锅底料
SN/T 2705-2010调味品中转基因植物成分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
SPGG BJS201 802-201 8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和蒂巴因的测定
T/GZSX 038-201 8贵州火锅调料
SN/T 3536.2-2017出口食品中酸性橙号的检测方法第2部分: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SN/T 3845-2014出口火锅底料中多种合成色素的测定
很快,7月18日香港消委会发布了澄清声明,就此前不严谨的报告道歉。重申样本(农夫山泉)的检出量(每公升3微克)属「饮用水」准则值范围内,并远低于相关准则值,可以安全饮用。重新评分后,该样本的整体表现由4.5星调整至5星。
这一新闻让“溴酸盐”进入了大众视野,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科普溴酸盐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溴酸盐?
我国的饮用水国家标准对溴酸盐有严格的要求,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GB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限量均为0.01 mg/L(GB 5749中指采用臭氧处理方式时)。
溴酸盐对人体有何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把溴酸盐列入2B级致癌物清单。
但需要注意的是,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不可取的,更不要一听到致癌物就谈癌色变。
要溴酸盐对人体产生影响,那么每公斤体重需要摄入185-385mg(毫克)溴酸盐。就算按照下限185mg/kg计算,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需要饮下111万升溴酸盐含量达到10微克/升的饮用水。按常规每天喝2L水来算,相当于要一次性喝掉1521年的水。
另外,溴酸盐受热后易分解,日常人们很难接触大剂量的溴酸盐。根据美国纽约州卫生署的资料,所谓溴酸盐中毒通常来源于人们意外或故意中毒以及对实验室动物的研究。
而所谓“2B级”其实意味着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新鲜红肉的致癌等级是2A类,而加工的红肉制品(比如培根、火腿、腊肉、香肠之类)则是1类致癌物,它们的致癌等级都要比溴酸盐更高。
水企呼吁统一标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7月19日发布
意见指出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意见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意见提出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
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
腐霉利是一种什么农药?
☑ 腐霉利对韭菜灰霉病防治效果显著
腐霉利属于有机氯类农药,是一种杀菌剂,低毒,可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具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对灰霉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灰霉病是韭菜的主要病害,及时应用化学农药施是目前生产中的主要措施。
☑ 腐霉利安全间隔期长
腐霉利的安全间隔期有14天和30天两种,韭菜的收茬周期大概在25天-35天左右,达到收割标准后必须及时收割,否则商品性状会很快下降。因此即使在生长季只使用1次,如果农户使用操作不当,都极易在韭菜上残留超标。
☑ 冬春季节灰霉病严重,施药次数增加
冬春季节气温低,湿度大,韭菜的灰霉病发生严重,一次施药难以控制,农户会增加用药次数,从而增加腐霉利超标风险。
☑ 韭菜灰霉病备选药剂少
防治韭菜灰霉病备选药剂少,目前只有腐霉利和嘧霉胺两个有效成分登记在韭菜上使用,农户没有其他备选药剂;腐霉利成本较低,且效果显著,因此成为农户首选。
☑ 韭菜为多年生植物,易富集
韭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考虑到商品品质,一般两年重新种植一次,这种生长特性,会增加腐霉利在同一块种植地的残留富集风险。
韭菜中腐霉利残留限量标准从0.2毫克/千克调整为5毫克/千克后,食用韭菜是否安全?
按照“最严谨的标准”要求,考虑到原标准引用的是洋葱而不是韭菜的限量,2020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韭菜中腐霉利残留限量标准修订工作。
在连续2年4个韭菜主产区开展农药残留试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膳食消费数据和腐霉利毒理学数据,经过风险评估得出,腐霉利残留量在30毫克/千克以内的韭菜是可安全食用的。同时,考虑到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食用韭菜的习惯,美国未制定相关限量;与我国膳食结构相近的日本、韩国韭菜中腐霉利的残留限量均为5毫克/千克,将韭菜中腐霉利的残留限量标准调整为5毫克/千克。
该限量标准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有关部门意见和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通报的基础上,经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技术总师会议及秘书长会议审查通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和市场监管总局于2022年11月11日发布,将于2023年5月11日起实施。
标准调整后,如何保证韭菜食用安全?
保障韭菜的质量安全,关键是标准要实施落地,确保生产出来的韭菜符合限量标准。下一步,将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重点做好几件事。
一是加强标准宣贯。重点在韭菜主产区组织面向生产经营主体,基层农技推广、检验检测、监管执法人员开展标准宣贯培训,确保识标懂标用标。
二是强化用药指导。这次在修订残留限量标准时,也同步修订了农药标签,将腐霉利在韭菜上每茬的施药次数从2次变更为1次,从严规范用药行为。
三是推动按标生产。按照新的限量标准,加快完善相关生产技术规程,通过严格按标生产,保障老百姓食用韭菜安全。
01
标准数量PK
02
铅限量PK
03
镉限量PK
单位:mg/kg
重金属种类 |
中国 |
欧盟 |
||
GB 2762—2022 |
(EU)2021/1317和(EU)2021/1323号条例 |
|||
食品名称 |
限量 |
食品名称 |
限量 |
|
铅 |
食用菌及其制品(双孢菇、平菇、香菇、榛蘑、牛肝菌、松茸、松露、青头菌、鸡枞、鸡油菌、多汁乳菇、木耳、银耳及以上食用菌的制品除外) |
0.5 |
双孢蘑菇、平菇、香菇 |
0.3 |
双孢菇、平菇、香菇、榛蘑及以上食用菌的制品 |
0.3 |
野生食用菌 |
0.8 |
|
牛肝菌、松茸、松露、青头菌、鸡枞、鸡油菌、多汁乳菇及以上食用菌的制品 |
1.0 |
|||
(干重计)木耳及其制品、银耳及其制品 |
1.0 |
|||
镉 |
食用菌及其制品(香菇、羊肚菌、獐头菌、青头菌、鸡油菌、榛蘑、松茸、牛肝菌、鸡枞、多汁乳菇、松露、姬松茸、木耳、银耳及以上食用菌的制品除外) |
0.2 |
香菇、平菇 |
0.15 |
香菇及其制品 |
0.5 |
除香菇、平菇以外的栽培食用菌 |
0.05 |
|
羊肚菌、獐头菌、青头菌、鸡油菌、榛蘑及以上食用菌的制品 |
0.6 |
野生食用菌 |
0.5 |
|
松茸、牛肝菌、鸡枞、多汁乳菇及以上食用菌的制品 |
1.0 |
|||
松露、姬松茸及以上食用菌的制品 |
2.0 |
|||
(干重计)木耳及其制品、银耳及其制品 |
0.5 |
医疗器械做欧盟CE检测认证如何办理,需注意什么?华通威小编来告诉你。最近有不少客户反映他们之前在其他机构办理医疗器械CE认证时,找不到方向而且还走了不少的弯路,最后还是没有办下来的情况。我想这也许是在办理检测认证时有很多地方没有注意到,不过没关系。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医疗器械是如何办理CE检测认证的,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欧盟CE认证简介
标志是一种安全认证标志,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CE代表欧洲统一(CONFORMITE EUROPEENNE)。CE认证,即只限于产品不危及人类、动物和货品的安全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而不是一般质量要求,协调指令只规定主要要求,一般指令要求是标准的任务。
(二)医疗器械CE检测认证需要准备的相关技术资料
1、产品使用说明书。
2、安全设计文件(包括关键结构图,即能反映爬申距离、间隙、绝缘层数和厚度的设计图)。
3、产品技术条件(或企业标准)。
4、产品电原理图。
5、产品线路图。
6、关键元部件或原材料清单(请选用有欧洲认证标志的产品)。
7、整机或元部件认证书复印件。
8、其他需要的资料。
(三)医疗器械CE检测认证办理方式
1、分析医疗器械特点
确定它是否在欧盟的MDR、IVDR法规,或MDD、IVDD指令的范围内。
2、确认适用的基本要求
指令规定,任何医疗器械必须满足相关指令中所规定的预期用途,所以对制造商来说,首先要做的而且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确认所有的适用于其产品的基本条件。
3、确认任何有关的欧洲协调标准
协调标准是由欧洲标淮委员会(CEN)和欧洲电气技术委员会(CENELEC)制定的公布在欧盟官方杂志上的标准,对于某种医疗器械来说,可能有多种协调标准适用于它,因此在确认哪些协调标准适用于某种产品对应十分仔细。
4、确保产品满足基本要求或协调标准的要求并且使证据文件化(技术文档的整理)
制造商应能提出充分的证据(如,由认证机构或其他检测机构依据协调标准进行的检测等)来证明产品符合基本要求。
5、起草符合性声明并加贴“CE”认证标志
可以说符合性声明是最重要的文件。每一种器械必须包括医疗器械指令的附录中所描述的符合性声明。
6、正确选择一家医疗器械CE认证咨询服务公司
(四)总结
有的企业在办理医疗器械CE认证咨询师,一味的寻求低价,而忽略了高品质的服务质量,将医疗器械认证咨询交给一些缺少经验的企业操作,结果不仅服务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浪费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而办不下来认证,所以选择好一家高素质高品质服务的医疗器械CE认证咨询服务公司会你省时省力,快速办理医疗器械CE认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民生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这也导致了大量食品类企业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下,小编将分享以下关于办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资讯。
01
企业申请ISO22000认证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ISO22000认证申请的基本要求
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向政府和消费者证明自身的质量保证能力,证明自己有能力提供满足顾客需求和相关法规的安全食品和服务,因而有利于开拓市场,获取更大利润,也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生产安全食品,提高置信水平的保证。
2、企业要申请认证应满足几个基本条件
(1)产品生产企业应为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实体,产品有注册商标,质量稳定且批量生产;
(2)企业应按GMP和ISO22000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和实施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3)企业在申请认证前,ISO22000体系应至少有效运行三个月,至少做过一次内审,并对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实施了确认、整改和跟踪验证。
02
ISO22000认证适用于哪些企业?
1、食品和饲料的加工制造业:如食品生产商,动物、宠物饲料的生产制造商;
2、餐饮行业:如餐饮公司,餐馆、单位食堂,配餐公司;
3、零售、运输和贮藏:如食品的销售商,运输和贮藏的服务提供商(仅限申请ISO22000);
4、辅助服务类: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商;
5、生物化学品的生产:如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商,维生素及营养剂的制造商等等;
6、特殊行业,具体可以咨询认证客服人员。
03
ISO22000体系认证流程
04
ISO22000体系认证需要准备的资料
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05
ISO22000认证的意义
最近,国标委发布了最新的生活饮用水检测的国家强制执行标准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且定于明年4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本次修订是在准GB 5749-2006的基础上,对饮用水检测的常规指标或扩展指标进行了修订完善或增减,尤其是标准正文中的水质检测指标由原来的106项调整到97项,删除了13项指标,又增加了4项指标,最终变成43项常规指标54项扩展指标。
由于此次标准修订可能涉及未来中国几十年内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要求,国标委也十分重视,由卫健委牵头,联合环保、水利、住建、国土等多部门专家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领域的多名专家组团,历时将近三年调研讨论才修订完成。标准刚刚发布,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新标准中对增减指标的规定,小编特意进行归纳总结。
这次新标准删除的13项主要为括耐热大肠菌 群、三氯乙醛、硫化物、氯化氰(以 CN-计)、六六六(总 量)、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林丹、滴滴涕、甲醛、1,1,1- 三氯乙烷、1,2-二氯苯和乙苯。这些指标一般都是在我国饮用水近些年的检测或监测中属于未检出或未超标的项目,基本上都在我国禁用五年以上的化学物质名单内,也是具有可替代性的指标。
耐热大肠菌群删除说明
GB5749—2006中要求当饮用水中检出总大肠菌群时,需要需要检测耐热大肠菌群或大肠埃希氏菌判定污染来源。做所以规定了两项指标作为代表,是因为GB5749—2006在制定时,检测机构大多不具备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能力,因此采用了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两项指标二选一的过渡方式。但是随着我国各个层级实验室建立,对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能力已基本相当。鉴于此,新标准保留了具有更强指示性的大肠埃希氏菌,删除了耐热大肠菌群指标。
三氯乙醛删除说明
生活饮用水中三氯乙醛主要来源于消毒过程,可能会因为采用氯系制剂预氧化/消毒饮用水引起的。在GB5749—2006中,对三氯乙醛要求的限值为0.01mg/L。近两年内世卫组织经过大量研究表明, 三氯乙醛限值为0.1mg/L即可。我国多部门的水质监测、检测和调查结果表明,三氯乙醛虽有检出,但浓度水平均远低于0.1mg/L的限值要求。鉴于此,新标准删除了三氯乙醛指标。
无氯化氰(以CN-计)删除说明
六六六(总量)、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林丹和滴滴涕等5项指标删除说明
甲醛、硫化物、1,1,1-三氯乙烷、1,2-二氯苯和乙苯等5项指标删除说明
高氯酸盐
乙草胺
2-甲基异莰醇及土臭素
2-甲基异莰醇及土臭素两项指标在GB5749—2006中为资料附录A中水质参考指标。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蓝藻、放线菌和某些真菌是导致水体产生2-甲基异莰醇及土臭素的主要来源。当水体中藻污染暴发等情况发生时,可导致2-甲基异莰醇及土臭素的产生。这两项指标嗅阈值较低,当水体中浓度超过嗅阈值(10ng/L)时可导致饮用水产生令人极为敏感的臭味,影响水体感官。现有调查研究表明,在藻类繁殖季节我国湖泊、水库等部分水体中2-甲基异莰醇及土臭素浓度超过10ng/L。水体中2-甲基异莰醇及土臭素可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该法成熟,稳定,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基于此,本次修订新增2-甲基异莰醇及土臭素指标,参考两项指标的嗅阈值,将指标限值设定为0.00001mg/L。
特采是什么?
材料不符合品质规格时,已进行了选别,追加工等最大努力后,仍不能完全满足品质规格,为了使生产不陷于停顿或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在影响品质不大的范围内,限定条件(数量、期限)而进行的生产,特采不单是材料,有时也指其他生产要素引发的品质不良而进行的特采。
特采简单来说,就是对稍有瑕疵但功能影响不大的产品放宽出厂标准。
比如,一个下线手机,功能完善,但边框或屏幕有一个小斑点,或轻微划痕等,严格讲不能合格出厂。
但又无法返工恢复,所以降低标准特采它为合格。这样就避免了浪费。但特采标准太低就会出问题。
特采处理量,在品质判定上仍旧为不良品,并没有改判为良品,换言之,特采是一种明知的、短暂的、有限的牺牲品质、换取成本的行为,仍存在潜在的不良。所以特采的意思是有限的牺牲品质、换取成本。
如果经过多方努力,实际品质已达到一定极限,但仍旧无法满足品质规格的要求,特采卖到市场后,并没有妨碍客户正常使用(包括潜在的),那么有必要研讨规格是否太严。大家可以参考如下处理方式
01
铸造碳钢件牌号鉴定
1. 进料之不合格品
A. 品管在进料检验中有判定不合格时,须确认不合格物料之质量状况,以作为相关单位改善及处理作业的参考。
B. 生产急需,釆购单位附进货验收单及不合格品,依"特釆"或"挑选"规定办理。
C. 品管经判定的不合格品,须贴示红色拒收单,注明拒收的理由,并要求仓管人员将之隔离。
2. 库存的不合格品
A. 仓管单位发现库存物料超过使用期限运输所造成外观,功能缺失时,提出库存品重验申请,要求品管重新检验。
B. 检验不合格时,取消合格标示改贴红色拒收单。
C. 品管以书面通知仓管单位办理区隔,防止不合格品被使用。
D. 生产急需,仓管单位可提出库存重验申请单及不合格样品,依特釆规定办理。
3. 制程之不合格品
A. 生产单位在制程中发现制程或原物料质量变异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通知品保单位进行不合格的异常确认。
B. 不合格品确认确实时,应及时予以停机,停线或停止出货,并要求制造及相关单位针对制程异常连络单所提的缺失进行确认,处理改善。
C. 不合格原因未消失,不予放行,生产。
D. 在未获得品管放行,生产通知前,制造单位主管,人员应确保此物料,制程处于不合格品状态。
E. 不合格品及物料,品管须立即贴红色拒收单,注明原因,并通知制造单位将不合格品(物料)移至不合格品区隔离。
F. 不合格品责任单位依据不良情况实施全检,重工,特釆或申请报废等方式处理。
4. 客户,釆购者供应不合格
A. 仓管单位发现库存物料超过使用期限运输所造成外观,功能缺失时,提出库存品重验申请,要求品管重新检验。
B. 检验不合格时,取消合格标示改贴红色拒收单。
C. 品管以书面通知仓管单位办理区隔,防止不合格品被使用。
D. 生产急需,仓管单位可提出库存重验申请单及不合格样品,依特釆规定办理。
02
铸造碳钢件化学成分分析
1.报废(退货)
A.时机 :a.在质量特性上有影响其主要功能(严重缺失)无法恢复者;b.不适于重加工或特釆时;c.选别后之不良品。
B.处理 :
a. 仓库人员填写《库存品报废单》进行报废品的申请,并且隔离、标示,再移至报废区;
b.已标示作废之不合格品严禁所有人员擅自取用;
c.进料不合格品退回供货商。
2.重工
A.时机:
a.重新加工后不合格品符合规格尺寸,质量特性及客户要求时。
B.处理:
a.重工作业必须加以记录,且重工后之不良品必须区隔,标示才可流入下一制程,入库、包装;
b.重工后之不合格品则由重工单位办理报废。
c.供货商重新加工后,必须交由品保单位重新检验。
3.挑选
A.时机:不合格品缺失可以清晰选别时,经特釆同意后依特釆申请单内容及条件挑选。
B.种类:在线挑选,线外挑选两种,其方式由制造事业处最高(或其指定)主管裁定。
C.处理:
a.不合格品送至指定地点,并加以适当标示;
b.品管单位必须依不良现况准备限度样品,让所有挑选人员明确了解选别项目;
c.挑选后之良品须经品管单位重新检验,合格后才可流入下一制程或入库;
d.挑选后之不良品须贴示红色拒收单,可依重工或报废之条件处理;
e.挑选后之批号必须进行标示并留存质量记录,且将质量记录连同特釆申请单,进料质量异常回馈单合并保存。
4.特釆
A.时机:不合格品不符合规格要求,但不影响使用功能或客户允许之外观缺陷时。
B.处理:
a.进料不合格品未检验之进料品必须急货生产时,由釆购单位向品保提出特釆申请;
b.制程不合格,由装配单位向品保单位提出特釆申请;
c.库存。客户运输不合格品,由仓管单位向品保单位提出特釆申请;
d.特釆申请单会签相关单位意见后,由品保单位最高(或其代理)主管签核,呈事业处最高(或其代理)主管核定;
e.特采作业若涉及客户或合约时,应由品保协调销售业务或巿场人员取得客户同意;
f.品保单位建文件登录,在质量经历表内详细记载不合格情形;
g.品保单位加贴特釆标签或盖红色特釆章。
在任何产品的设计及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计变更、工艺变更、制程调整、非计划停线及转产、转线等活动。那么,如何确保这些活动不会对后续的生产品质产生影响呢?这就需要在作业准备验证、停产后验证阶段进行首件检验了。
一、首件及首件检验的定义
二、首件检验的目的
生产过程中的首件检验主要是防止产品出现成批超差、返修、报废,它是预先控制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手段,是产品工序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方法。
· 首件检验是为了尽早发现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预防批量性的不良或报废。
· 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正式生产,主要是防止批量不合格品的发生。
· 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检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三、首件检验的时机/场合
· 每个工作班开始
· 更换操作者
· 更换或调整设备、工艺装备(包括刀具更换或刃磨)
· 更改技术条件、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如粗糙度要求变更、内孔铰孔更改为镗孔、数控程序中走刀量或转速等的改变)
· 采用新材料或材料代用后(如加工过程中材料变更等)
· 更换或重新化验槽液等(如磷化、氮化等)
四、首件检验的要求
首件检验采用三检制:自检、互检及专检:
送检的产品必须先由操作人员进行“自检”,然后再由班组长或同事进行“互检”,最后由检验员“专检”,确定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首件检验后是否合格,最后应得到专职检验人员的认可,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首件产品,应打上规定的标记,并保持到本班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所有首件产品必须留样,留作后续产品对比之用,来看过程是否发生变化,并用记号笔标记“√” 以示通过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不合格,需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加工、进行三检,直到合格后才可以定为首件。
五、首件检验的主要项目
1,图号与工作单是否符合;
2,材料、毛坯或半成品和工作任务单是否相符;
3,材料、毛坯的表面处理、安装定位是否相符;
4,配方配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5,首件产品加工出来后的实际质量特征是否符合图纸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六、首件检验规范流程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新品的首件检验、批首件检验的要求及工作程序。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新品的首件检验、批首件检验的控制。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安排首件检验工作。
未经新品首件、批首件检验或首件检验不合格,而擅自生产产品,由此引起的质量事故,由直接责任者负责。
检验员、生产线负责人对首件检验的正确性负责。
对首件确认工作未完成,检验员开始出具质量凭证,造成的质量事故,责任由检验员负责。
控制要求
对生产部门首次连续性生产的第一个完工的半成品和成品,必须经过首件检验和确认。
对于常规生产产品,须按批次进行首件检验。
由于设备、工艺等原因造成的停机,停机再开机时要进行首件检验和确认。
产品材料、规格变更后投入生产时要进行首件检验和确认。
新品首件检验时,应由生产单位负责通知检验有关人员,按现行有效的图纸、清单(或顾客提供的样件)、工艺文件进行,检验员填写检验记录,检验合格后在首件卡上签字,并将卡片挂在首件产品上做好首件标记;首件检验不合格应立即退回,重做首件,并做好记录。未经首件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进行验收。
首件作为批量生产的样件,由生产部门负责保留到全批生产结束后才能最后送交。
首件检验中应检查产品生产过程所用的所有原辅材料,必须与规定相符。
工作程序
在首件制作过程中,生产线负责人、检验人员应到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实际生产者按生产工艺流程,根据现行有效的生产工艺文件自行完成首件,并对每一生产工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解决。
常规生产产品及停机再开机生产的产品首件生产必须完成所有生产工序,经生产者检验合格在首件牌上签字后再交由检验人员等进行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时,检验员应会同生产线负责人按现行有效的图纸、清单(或顾客提供的样件)、工艺文件、产品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在首件产品上做好标识(如签注“首件合格”等),并在首件卡上由生产者(或代表)、检验人员会签。
对于因产品因较大更改所需作的首件检验可由相关人员及检验签字认可;首件检验不合格立即退回,重做首件。
新产品第一次批量生产及材料、规格发生变更后生成的半成品、成品都需要进行首件检验及确认。
首件检验时应及时做好首件记录,填写首件确认书。
当首件生产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反映和处理,并对不合格项重新进行确认。只有当检验合格的首件,并将结果记录在首件卡上,并由检验员对质量作出认可后,方可组织生产。
只有经过首件确认后,检验员方可开始进行正常交收检验工作。
食品保质期
2011年5月13日,卫生部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对保质期的最新定义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食品的保质期是由《药典》的规定和实验室数据双重确定的。在制定一种食品的保质期前,需要对食品进行微生物试验、理化试验及感官检查等客观的质量变化分析。在进行微生物试验时,常要检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由于食品不洁引起的肠胃疾病或食物中毒等,罪魁祸首通常都是相关微生物超标。
现代人在购买包装食物时最关注的往往是保质期,它直接关系到这食品到底还能不能吃,吃了会不会生病?但有时保质期太久也会让人提高警惕。
#1
购买时要避免消费冲动
有些人看到临期食品的价格非常便宜,就会大批量的购买,当你购买的食品因为吃不完而超过保质期限,就变成另外的一种浪费。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保质期的最后一天,尽量在保质期内将食品食用完毕。
选择临期食品需看清保质期
如果打算马上吃,选择购买临期食品是很划算的。另外,购买的临期食品应尽量选择小包装的,开袋后还需尽快吃完,吃不完的食品也要密封保存,以免变质。
#2
购买临期食品要选择的渠道
买临期食品尽量不要因为便宜而选择街边的小摊,谁也无法保障你购买的临期食品质量如何,建议尽量从正规的商城或超市购买。
事实上,食品过期后会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化学反应以及食物自身的代谢作用而发生变质,食品变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一类是对人体相对无害的变质。如外观、口感变化,营养下降等;如果吃了这类食物,一般不至于引起中毒,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
另一类则是对人体有害的变质。如某些微生物、霉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或某些食物中的油脂氧化而酸败,或某些食物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成分等。如果吃了第二类食物,则容易造成中毒或更多潜在危害。
1►
“无菌蛋”其实是“少菌蛋”
“所谓无菌蛋,一般指经过巴氏杀菌以及严格加工处理过的鸡蛋。”李留安介绍,这种鸡蛋内细菌含量很少,但并非完全无菌,称其为“少菌蛋”更合适。
2►
生食无菌蛋不如熟吃普通蛋
3►
如何挑选鸡蛋?
面对种类众多的鸡蛋,消费者该如何挑选呢?
塑料类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以及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消费者常用的塑料类食品相关产品包括密胺餐具、一次性塑料餐盒、塑料水杯、保鲜膜、塑料砧板等。塑料类食品相关产品如长期使用不当可能会有几率导致有害物质向食品中迁移,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在2022年食品安全周之际,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以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为出发点,组织编写了7类常用的塑料类食品相关产品选购和使用提示,希望可以引导消费者合理选购、科学使用,以防范食品相关产品安全风险。
密胺餐具
选购提示
1.质量安全很重要,假冒伪劣不能要。
质感越接近瓷的越好,其表面像陶瓷般光滑反光,手感也偏沉;质感越接近塑料的越差,它的表面明显不如陶瓷光滑,手感也轻飘飘的。劣质的密胺餐具制品有少量小泡、泛白、浅度裂纹,较为明显的起梗,鼓底及水波纹现象,明显杂色点,优质的就没有。
2.购买看渠道,合格才能要。
应去正规商场、超市购买,建议优先选择知名品牌的密胺产品,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3.莫因“外表”掏腰包,表里如一才可靠。
尽量选择表面光洁、白色或浅色且内部无图案的餐具,特别是供婴幼儿使用的餐具,不要选用餐具内部印有颜色鲜艳图案的产品。
4.标志虽微小,慧眼区分好。
正确区分MF(密胺树脂)和UF(脲醛树脂)标识。带有MF标识的产品,可作为餐具使用。带有UF标识的产品,不能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
5.标签标识要清晰,仔细查看莫大意。
密胺餐具产品或标签上应醒目地标示:产品名称、商标、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及限用日期、产品规格、型号、等级和数量、产品合格标识、使用温度、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许可证编号等。避免购买没有标签标识的产品。
使用提示
1.密胺餐具高温易变形,请勿将密胺餐具用于微波炉或者烤箱中加热食品,或者使用高温消毒,也应尽量避免急冷急热。
2.密胺餐具在清洗过程中切勿用钢丝球擦洗,其表面有一层密胺粉光亮膜,有保护餐具的作用,宜用餐具清洁剂配合软纱布擦洗,以免在产品表面留下刮痕。
3.密胺餐具盛放食物时间不能太长,尽量不要长时间盛高温度的食物或者酸性、油性、碱性的食品。
4.如密胺餐具使用时间较长,出现明显磨损,以及吸附色素等污渍导致变色、发黄、发黑现象,建议及时更换,特别是婴幼儿使用的密胺餐具。
5.禁用漂白水和强化学腐蚀性的洗涤用品,浓度高会侵蚀餐具表面,使餐具发黄及影响餐具使用寿命。
6.分格快餐盘和特殊形状(复杂形状)的密胺餐具,会比较容易损坏,注意避免严重的撞击餐具,以致在餐具边缘出现缺口或餐具出现不易发现的细小裂纹,在再次使用中如遇高温易炸裂的情况(密胺水杯尤其明显)。
是不是所有食品均需要标识保质期?
无法一刀切地判断,需要分产品来比较。我们列举了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食用农产品等不同形态的广义食品来说明。
是否允许标识2个保质期?
这同样也是无法一刀切地做出判断,需要细分不同的情况来说明
案例一:盐城市亭湖区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案
9月21日检查发现,该单位部分柴油车在检测过程中有明显可见烟但未按标准判定为外观检验不合格,出具了检验合格报告;用于汽油线和柴油线日常检查、校准的标准气体超过有效期;用于日常检查的滤光片K值为3.36,不符合“1.6—1.8”的规定。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立案调查。
案例二:宿迁市沭阳县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采取作弊方式致不合格车辆通过检测案
9月1日检查发现,该单位8月24日检测车辆时,初检因氮氧化物超标不合格,工作人员复检时通过对采样管进气量进行干扰,使受检车辆通过检测;6月10日车辆检测时,80%取样点的最大功率异常偏低。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立案调查。
案例三:宿迁市宿豫区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案
9月22日检查发现,该单位在9月16日对车辆检测时,检测过程中有明显可见烟但未按标准判定为外观检验不合格,出具了检验合格报告。9月17日对车辆进行加载减速法检测时,未按标准要求在检测全过程中将油门踏板保持在全开位置。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立案调查。
案例四:淮安市淮阴区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未按规范开展机动车检验案
9月21日检查发现,该单位检测软件设置不规范,在9月1日柴油车检测线滤光片日常检查记录中,滤光片K值检查误差超过标准范围,软件却判定检查合格;汽油车检测线排气分析仪日常检查记录中缺少单点检查记录。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立案调查。
案例五:徐州市铜山区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未按规范开展机动车检验案
9月19日检查发现,该单位8月17日对车辆进行双怠速法检测时,高怠速工况时未按标准规定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软件设置不规范,柴油线未按标准要求设置泄漏检查;未按标准要求使用堵帽进行泄漏检查而使用手封堵探头;低气检查时,使用零气替代低标气,且软件系统中标准气体的设定值和实际值不一致。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立案调查。
案例六:泰州靖江市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未按规范开展机动车检验案
9月26日检查发现,该单位在车辆检测时,存在擅自更改检测方法行为;部分车辆发动机转速过程数据为恒值,甚至发动机转速全程为0。该单位进行柴油车尾气检测前,未对烟度计进行零量程和满量程校准。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立案调查。
案例七:淮安市淮安区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未按规范开展机动车检验案
9月20日检查发现,该单位对车辆检测时,未按标准规定选择合适挡位。对车辆进行加载减速法检测时,未按标准要求在检测全过程中将油门踏板保持在全开位置。过程数据显示,该车辆80%取样点的加载力远小于100%采样点的加载力。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立案调查。
案例八:扬州市江都区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未按规范开展机动车检验案
9月19日检查发现,该单位在对部分未安装OBD的车辆进行稳态工况法检测时,未按标准检测发动机转速。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立案调查。
案例九:盐城市滨海县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未按规范开展机动车检验案
9月18日检查发现,该单位操作人员开启设备自检,用于车辆检测的三个滤光片原始值K分别为1.48、3.09、5.66,测量值K分别为1.55、3.16、5.82,不符合“1.6—1.8”的规定。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立案调查。
案例十:泰州兴化市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涉嫌未按规范开展机动车检验案
9月19日检查发现,该单位检测不规范,8月3日对车辆进行加载减速法检测时,未按标准要求在检测全过程中将油门踏板保持在全开位置,过程数据显示,80%取样点检测时的最大轮边功率远小于该车额定功率;视频监控不符合标准要求,无8月2日—3日的加载减速法检测视频。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立案调查。
在化妆品检测中,防腐剂是常见检测项目。
在化妆品卫生安全规范中,部分防腐剂也是准用的。在此小编也要提醒一句,那些打着自家品牌“防腐剂零添加”的化妆品,十之八九多是夸大宣传,尤其是那种打着“天然配方”宣传的产品,其实更需要有效防腐措施。
化妆品多是各种动植物提取物、油脂、水质、功能性添加剂组成,里面的蛋白质、维生素很容易收到细菌或微生物的影响,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与空气或手指接触,难免会带入细菌或微生物,时间长了,变质,发霉、长菌都是极有可能的。
所以,化妆品想要“防腐剂零添加”,几乎不现实。
其实,大家对于化妆品种含有防腐剂这件事真不用太介意,国家对于防腐剂的准用限量都是有明确要求的,只要买的是正规厂商的产品,防腐剂的浓度一般都在安全范围内。
那么,国家对于化妆品中的防腐剂问题,是如何规定的呢?
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的规定,化妆品准用防腐剂有51项,其中包括了各项准用防腐剂的中英文名称及INCI(国际化妆品原料)名称、最大允许使用浓度、允许使用范围及限制条件、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等问题。篇幅所限,我们就不一一说明。
这里我们重点为大家介绍一下,哪类化妆品应该重点检测哪些防腐剂?
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
水剂类、膏霜类、乳液类、凝胶类、油剂类、粉类和蜡基类化妆品可以检测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
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可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主要可以检测23种组分,分别为甲基异噻唑啉酮、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4-羟基苯甲酸、甲基氯异噻唑啉酮、苯甲醇、苯氧乙醇、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甲酯、氯苯甘醚、脱氢乙酸、5-溴-5-硝基-1,3-二噁烷、4-羟基苯甲酸乙酯、4-羟基苯甲酸异丙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4-羟基苯甲酸苯酯*、4-羟基苯甲酸异丁酯*、4-羟基苯甲酸丁酯、4-羟基苯甲酸苄酯*、苯甲酸乙酯、4-羟基苯甲酸戊酯*、苯甲酸异丙酯、苯甲酸丙酯和苯甲酸苯基酯。
吡硫鎓锌类防腐剂
吡硫鎓锌类防腐剂与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适用的化妆品种类及检测方法相同。
只不过吡硫鎓锌类防腐剂的检测组分有19个,分别为吡硫鎓锌、水杨酸、山梨酸、苯氧异丙醇、2,6-二氯苯甲醇*、苯甲酸甲酯、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对氯间甲酚、2,4-二氯苯甲醇、邻苯基苯酚、邻伞花烃-5-醇、氯二甲酚、氯咪巴唑、苄氯酚、吡罗克酮乙醇胺盐、三氯卡班、三氯生、溴氯芬、硫柳汞钠。
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类防腐剂
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类防腐剂的使用化妆品种类及检测方法也与上面两种防腐剂相同。
检测组分有7种,分别包括了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氯己定、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苄索氯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聚氨丙基双胍防腐剂
聚氨丙基双胍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用混合溶剂来进行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其分离,最后用二极管阵列管检测器检测,这里要保留时间和紫外光图谱定性,峰面积定量,最后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其含量。适用化妆品类型及检测方法与上述防腐剂一致。
海克替啶防腐剂
海克替啶的检测方法,首先是用甲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下面的步骤基本与聚氨丙基双胍的检测方法基本一样。先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然后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和紫外光图谱定性,峰面积定量,最后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其含量。
适用化妆品类型及检测方法与上述防腐剂一致。
硼酸苯汞防腐剂
硼酸苯汞的提取方法是采用甲醇为溶剂进行提取。其他步骤、适用化妆品级检测方法与上述一致。
甲酸类防腐剂
化妆品中甲酸类防腐剂的检测组分有9种,包括了甲酸、丙酸、三氯叔丁醇、苯甲酸异丁酯、苯甲酸丁酯、十一烯酸、7-乙基双环噁唑啉、二甲基噁唑烷、戊二醛。甲酸类防腐剂的适用化妆品为水剂类、膏霜类、乳液类、凝胶类和油剂类。
检测方法可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甲醛检测
甲醛的检测方法有两种,分别为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可以检测化妆品中总甲醛含量,但不适用于含甲苯磺酰胺树脂的指甲油中甲醛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大多数化妆品甲醛的检测,主要可采用柱前衍生化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进行测定。
游离甲醛检测
游离甲醛的检测方法可采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适用的化妆品主要有水剂、膏霜乳液、凝胶类化妆品。
以上,便是常见的化妆品防腐的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检测检验技术的发展,《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规定的防腐剂检测方法很多已经被废止掉了。
目前废止的防腐剂检测方法有苯甲醇、苯甲酸及其钠盐、苯氧异丙醇、苯扎氯铵、劳拉氯铵、苄索氯铵和西他氯铵、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等12种组分、氯苯甘醚、三氯卡班、山梨酸和脱氢乙酸、水杨酸等5种组分等。
1.透明度:
《啤酒》国家标准 GB/T 4927-91规定为:清亮透明,无明显悬浮物和沉淀物。在实际检测中,我们发现无论什么品牌的啤酒,也无论出厂时间的长短,啤酒中都会有一些沉淀物(或悬浮物),仅数量多少的差别。《标准》中“无明显沉淀物”就是一个含糊的词。所谓“无明显”,我们的理解是“不应有肉眼随意就能看见的异物”,企业为了给自己的产品质量辩护,往往对比较明显的沉淀,也认定为“不明显”,因此产生判定误差,作为执法检验部门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
2.色度:
《标准》要求:8-12度淡色啤酒为5.0-9.5EBC(优级)。现在的啤酒正向着淡爽型方向发展(尤其是南方),消费者对啤酒颜色的要求是浅一些好。为迎合消费者,啤酒厂家将啤酒的色度做得越来越浅,经常检测到色度为4.0EBC左右的啤酒,我们认为不合格,厂家却认为很自豪,因为消费者喜欢。
3.香气、口味:
对香气和口味的鉴定只有专业的评酒师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作为检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此很难予以正确的评价,除非酒质已变坏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
4.原麦汁浓度:
《标准》中规定为(X+/- 0.3)度才符合要求,在实际检测中,若低于(X-0.3)度,企业也认可为不合格,但若高于(X+0.3)度,则企业认为是自己多投入了,厂家的成本上去了,实际上也就是让消费者多得了实惠,若再判定为不合格,厂家觉得太冤,太委屈。设身处地地想想,企业的这些想法也不无道理,作为检验执法部门,我们应当维护《标准》的严肃性,依据《标准》,该判定为不合格的还是判定为不合格,但作为消费者,我们对企业表示充分的理解。
5.总酸:
《标准》中,对 8-12度啤酒规定为 < 2.6ml/100ml,我们在实际检测中感到,这项指标要求太低了,大部分啤酒的总酸都 < 2.0ml/100ml,最高也 <2.2ml/100ml,我们认为,指标放得太松,不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6.保质期:
《标准》中规定:熟啤≥120 d,而实际上,大部分啤酒60天后,口感就有明显变化(老化),但目前仍没有有效地检测方法。
近二十年来,啤酒的产量迅猛增长,客观地说,啤酒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良萎不齐。应该看到,现在的啤酒检测项目还不够齐全,检测手段还不够完善,作为产品的质量标准也应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标准》的修订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 增加可能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项目的检验。例如微生物的厌氧菌、含硫化合物等。
(2)判断指标应尽可能“量”化。例如沉淀物的多少用百分比含量表示,香气、口味是否纯正,用几种典型的成份含量为代表来表示,这样可以避免争议的产生。
(3)指标数值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如色度的范围放宽,尤其下限可以适当放开;原麦汁浓度可以确定下限而不固定上限。
(4)随着啤酒生产技术的提高,有些项目的要求应该相应的有所提高,如双乙酸含量应降低一些,大部分啤酒的检测结果都在 0.05-0.10mg/l(有波动);总酸含量也应适当降低。
(5)啤酒的保质期不仅仅要从时间上予以限制,还应从某些成份的变化上加以限制,如啤酒的老化程度,现在普遍认为随着老化的加重,反一2一壬烯醛的含量有所提高,是否可以用它作代表,用作判断老化程度的依据。
总之,产品标准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我们希望全国的啤酒企业、检验机构以及执法部门共同关心啤酒标准的制订和执行。